近30年调查复原研究,首次呈现克孜尔石窟壁画整体面貌
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45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题材繁多、内容丰富,极具艺术魅力,是研究西域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凝聚悠久历史 绵延丝路文明
福建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推出特色展览
13岁女孩花70万买画 未成年人在被“设圈”收割?
近日,“13岁女孩花70万买画”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这一话题登上热搜的同时,其背后的“设圈”也渐浮出水面。
明心见性 澄怀味象——吴放山水小品画简评
40多年来,吴放先生做过民办教师、乡村电影放映员、剧团美工和布景师、文化馆美术创作员、文化局工作等等,尽管身份走马灯式变化,但他对中国画始终情有独钟,念兹在兹,可谓用功甚笃、用心甚专、用情甚深。
我的分身有多少,忧伤就有多少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针对儿童的虐待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不是家务事,更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和严肃的法律问题。
文物中的宇宙星辰是中国人浪漫的好奇心
中国人向来是浪漫的。我们向往着星辰与大海,对未知的宇宙充满着好奇心。
俄摄影师别出心裁拍下惊艳照片,美女与野兽神奇互动,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Boredpanda网站3月22日报道了来自莫斯科的摄影师阿纳斯塔西娅·多布罗沃尔斯卡娅(Anastasiya Dobrovolskaya)独出心裁的摄影作品。
他不拍风景名胜,却拍出了最诗意的当代中国
张克纯,一位屡获国际摄影大奖的80后摄影师。多年来,他扛着一架笨重的林哈夫大画幅相机,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行走于大江南北,荒漠戈壁,拍出了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景观,那些平凡而荒远的影像传递着令人窒息的静谧与诗意。
“寻远纪:曾健勇个展”在宝龙美术馆开幕
淡烟微雨的三月,我们在舒朗清新的“诸野”风景中遇见“寻远纪:曾健勇个展”。3月5日下午,众多业内好友到场支持,多家主流媒体、知名网络媒体、艺术媒体前来现场报导,共同见证2021春节后首场展览开幕!
唐员半千《陈情表》真伪考辨
近年来有关员半千的史料在基础教育阅读中得到重视,员半千已成为中学生知晓的历史人物。但考察相关史料,其生平事迹与《陈情表》均存在诸多疑点。因此有必要考证梳理,廓清疑点,如此不仅有益于学,更有益于教。
被长期忽视的弗洛伊德早期作品正重现光芒
从毕加索19世纪90年代的早期学术性作品,到戴维·鲍依1967年自我命名的首批像册,这些著名艺术家和音乐家艺术生涯的早期往往被忽略了。当下的名誉、艺术风格的变化,以及市场对较易理解的素描艺术作品的强劲需求等等因素在一起,使得很多艺术家甚至不愿面对这些早期作品。著名的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年)也是如此。
谁说戈雅专画“黑画”,他的艺术里也有过春天!
2月12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戈雅个展——《戈雅的图形想象》,聚焦戈雅该时期创作的逾百件作品。
“从峪口到佛罗伦萨”五地联展北京收官,看刘若望的“抗疫”之路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流行和反复,以及由此引发的持续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问题,似乎预示着真正的全球性。诸多国家被迫实施封锁政策,直接影响到了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韩国艺术家金昌烈逝世,享年91岁——回顾“水滴画家”的艺术生涯
韩国艺术家金昌烈在经历了朝鲜战争,在韩国、美国、法国发展了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在不同思潮与多种文化的影响下,他的艺术兼并了东方与西方的哲学,融合了看似大相径庭的流派。近40年间,他都描绘同一个主题:水滴。
李乐:从美术馆到艺术共同体
1996年,闫利明先生收藏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幅艺术作品。2014年成立了以收藏为主的景峰美术馆,美术馆很少做展览。所以闫先生与景峰美术馆在业内鲜为人知,但他的收藏是很成体系的。
《北齐校书图》:北齐“披头士”的大型古代趴体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和文士高乾和、马敬德、许散愁、韩同宝、傅怀德、古道子、李汉子、鲍长暄、景孙及梁州主簿王九元、水曹参军周子深等11人,借邢子才、魏收的家藏古籍,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作品赏析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作品赏析
挑战的勇气,追求的自觉——从展演中的三个独角戏说起
小剧场戏曲节已经举办六届了。这几年一路看过来,每年都有新的话题,新的惊喜
“天·地·人·和”与“生肖艺术” 韩美林两个艺术展联袂亮相深圳
子鼠即将告别,金牛踏步而来。
为村落历史遗存注入艺术活水
乡村,是人类历史最久远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