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国补断供时间确定 15年后垃圾焚烧项目盈利靠什么?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财建〔2020〕426号,以下简称补充通知),消息一出,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评价,“这可以说是今年最为关键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之一了。”
新低温催化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催化方法,将很多塑料内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转化成了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后者是很多工业化学品和消费品的基本原料。
大港油田有序退出环境敏感区
大港油田地处渤海湾,井口所在地多湿地、滩涂等环境敏感区。记者日前从大港油田获悉,近3年来,大港油田关停油气井110余口,有序退出环境敏感区。
生态环境部:确保今年的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大气环境质量虽然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成效,但是,完成蓝天保卫战目标特别是优良天数比例的压力依然存在。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今年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通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今年的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今天起,水利行业779项标准全面免费公开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在第51届“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升社会公众获取水利行业标准的便捷性,水利部将全部水利行业标准免费公开。
让看山护林保水的人增收(美丽中国)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面积约占北京全市的2/3。 近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草案)》提交审议,北京市正通过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法治方式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违法排污违规倾倒 毁坏林地侵占湿地 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浮出水面
●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查实了一批违法排污、违规倾倒、毁坏林地、侵占湿地、破坏生态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 浙江磐安县因毁林开垦导致大量林地遭到破坏,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 今年9月,中央第六、第七生态环保督察组分别下沉至山西霍东矿区和察汗淖尔发现,霍东矿区部分煤矿违规超采甚至无证开采岩溶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察汗淖尔已经成为季节性湖泊
打开手机扫一扫 环境信用全知道 上海徐汇区运用“环信码”开展餐饮油烟精细化治理
环境信用好不好,手机扫码便知道。日前,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田尚坊和徐家汇街道天钥桥路等餐饮聚集区域内,约100家餐饮单位的大门醒目位置和油烟排口均贴上了由徐汇区生态环境局监制的餐饮“环信码”。
大河奔流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铁隧道上方山体大面积裸露 广州铁检:督促相关部门全方位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近日,广东省检察院广州铁路运输分院组织有关方面对涉京广高铁安全运输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在各方的努力与配合下,三个基坑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解决,等验收合格后,该处安全隐患将被销号。
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9月18日,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咨询会在西宁召开。
山西灵丘:这些珍珠岩厂有手续吗?
白色粉尘漫天飞扬,附近村庄房屋和地里的庄稼上常常被覆盖薄薄的灰尘,村民不敢在院里晾晒衣物。这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柳科乡塔地村环境现状。
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长三角、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9月下半月(9月16日-30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新固废法“使用侧”敦促 可复用医用防护服“落地”提速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得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量大幅提升,其处理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关注,牵动了固废处理、标准制定、攻关研发等多个环节。
空天地一体化气象监测技术显身手 台风暴雨预警有望实现“早准快”
今年汛期,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做到了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预报不失误、服务无疏漏,为各级党委政府防汛救灾和人民群众避灾避险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严禁以问责代替整改
第二轮第二批督察启动 首次对国务院相关部门进行督察试点
生态环境部:全国累计对227家环评单位和224人实行失信记分
10家单位和5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环评失信“黑名单”
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检对危险废物犯罪亮剑
眼下,由生态环境部、公安部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三部门)共同开展的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动正在进行中。《法治日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三部门之所以对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亮剑,根本原因在于,近一段时间以来,这类违法问题频发,有些案件性质恶劣。
水利部对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出重拳
近年来,在河湖“清四乱”工作中,一些地方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涉河建设项目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今年汛期,一些违法违规涉河建设项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你的城市,地表水质改善了吗?
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了2020年7月和1-7月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其中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以下简称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