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叶嘉莹找到了三千年前为她写的诗
最近,一部讲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稿抄珍本》出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通力合作推出的新学术项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稿抄珍本》第一辑,日前在上海首发。
《返场》:跟随高原的镜头见证“青春的本真”
20世纪90年代,她是老狼 MV《恋恋风尘》中举着相机的青涩女孩,她是中国摇滚圈黄金十年群体的亲密朋友,她更是摇滚音乐界旗帜鲜明和年轻有为的摄影师。她就是高原,她的相机里保存着上世纪90年代的记忆,也用镜头见证了一个时代。
在《生命滋味》里品味爱与哀伤
在不了解《生命滋味》这本书的作者时,我就决定要读这本书。
《小河秋意图》:咏叹生活的现代抒情诗
作为90后新兴作家,朱光明拥有着他独特的写法,他是年轻的、蓬勃的、有朝气的,他的诗歌情感富于变化,在不同的景色下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童年中国书系”:多彩而辽阔的文学地图
他们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景、地理风光、乡情风俗,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给我以深深的吸引……
冯骥才推出长篇小说《艺术家们》描绘艺术人生
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诗集《天空》的阅读札记:儿童诗有大境界
当我们还伫留在赵丽宏诗集《疼痛》所呈现出来的新奇世界面前,为其诗歌书写的重大突破而击节叹赏并深思回味时,没想到他又一次华丽转身,奉献出了诗境迥异于《疼痛》的另一部新的诗集《天空》(天天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烟火》:这文字,恰如一匹丝绸面料
长篇小说《烟火》(作家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是王松又一部显示其创作实力的重要作品。这种实力首先表现在,你不需要读完,只消翻开作品阅读一两页,就不能不承认,作者已经把书写成“精”了。
《神舟山传奇》:传奇故事 多彩画卷
长篇小说《神舟山传奇》以主人公牛太和的个人命运为主线,围绕湘西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舟山,讲述这片土地近百年来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传奇性与地域的神秘性水乳交融,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学会宽恕》:想要对抗不满,只能“学会宽恕”
《学会宽恕》一书的作者弗雷德·罗斯金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宽恕研究项目开创者,他招募了一些无法从人际关系的伤害中恢复的人,测量宽恕训练的有效性。书中分析了不满形成的原因、如何去宽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大师和玛格丽特》:大师的狂欢之旅
2019年春夏之交,我跟好友去莫斯科旅行。这可以说是一趟文学之旅,俄罗斯文学群星璀璨,我想一个接一个看作家故居。
屈子书院:爱国忧民 修远求索
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是为了纪念与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而建立的祭祀、讲学与培养人才的场所,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又名汨罗书院、清烈书院、屈原书院等。
纪念冰心诞辰120周年 《冰心捐赠书画展》举办
今年10月5日是著名作家冰心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副主席李敬泽等文学界代表与冰心女儿吴青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向冰心墓敬献鲜花,缅怀一代文学巨匠。
思想的“文学突围”:读孙德宏长篇散文新著《凝望》
这是《凝望》作者孙德宏笔下的康德——
走进富春山居,复活一个黄公望
若把中国历史看作一个人的历史,某时某地的某段经历也许是这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遭际,或可影响此人一生的性格。比如,一个富贵之家,一日突遭败落,南宋末年的杭州正是如此。都城被元所破,皇帝、两宫太后、嫔妃和大臣被掠,临安(杭州)文人的心境之沮丧和毁败可想而知。
《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文学考古如何见证长安历史
郭雪妮新著《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关注长安都市景观在日本古代“汉”“和”文献中的演变,跳脱了长安本身而突进到域外文本对于现实长安的书写,别开生面,应该说是长安文学考古的嚆矢。
《DK人类登山史》:因为山在那里
几千年来,世界上的山脉大多人迹罕至。自远古至中世纪,作为神灵和怪物的家园,山脉被视为危险、荒凉、神秘之地。
《星火的启示》《决战》《一本书的历史》:讲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金冲及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专家,造诣很深,著述颇多。近日读到他的三部论著《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和《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受益良多,很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
以另一种方式接近《老子》
我们为何要读《老子》?林语堂认为其中有治愈的灵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